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强国 > 邓星光 我的班主任邓集贤老师
邓星光 我的班主任邓集贤老师
作者:邓星光
发布时间:2022-08-19
来源:清廉文化网

我的班主任邓集贤老师


 邓星光

 

收到母校——西中中学校庆70周征文邀请已有好些天了,尽管每天都在划一些“大事”,描绘一些“大蓝图”,操作一些“大手笔”,书写一些“大文章”,但面对母校的这份邀请,我反倒有点手无策,心里没底,不知道该写点什么才好

 

如果不是收到校庆征文邀请,我不知道西中中学已有70年建校史了,我也不会掐指算算,初中毕业已是44了。

但非常巧合的是,刚好今年6月份我回了趟老家,而又有幸去探望了整整分别44年的初中班主任邓集贤老师,借此机会,我就讲讲我的班主任邓集贤老师吧。

 

我们上学正是学黄帅,张铁生崇尚“白卷英雄”的时代,我对读书也毫无兴趣,最厌倦数理化,让我还有点兴趣的就语文课,尤其是作文,所以,在我脑海里,我对当年的语文老师兼我们的班主任邓集贤(以下就称邓老师)印象较为深刻,因为他常常将我的作文当作范文跟同学分享,只有那时,我才感到自己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今年农历五月是我老娘九十大寿,再忙也是必须要回老家的。


4月份,同村侄儿辈邓集葵今年来成都陪同我并帮忙做点事,家乡人在一起总是唠唠家常或回忆些旧年往事,因为我知道集葵老师家很近,中间只隔着几块稻田,我就集葵打探邓老师的情况,集葵邓老师也是他的班主任,集葵小我近10岁,这样说我既是他叔辈还是他学长,集葵说,他父亲生前和邓老师也是好友,所以,几乎每到开学集葵家交不起学费时,他父亲就找邓老师担保或由邓老师先垫付学费,集葵说到这些时,那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就跟集葵提出,这次我们回去,你陪我一起去看望一下邓老师。

 

6月1日,我们驱车从成都回到了老家,2日中午,我在集家吃完中饭后,就和他一起前往邓老师家。

 

到了邓老师家,先见到了师母,师母说邓老师此时去菜园子了,师母对集葵是很熟悉的,只对我陌生,我赶快报上家父的名字,师母就恍然大悟了,因为家父生前也是十里八乡吃百家饭的民间艺人,在当地小有名气,我虽然一直在外工作,但凡村里年长的父老乡亲,对我也是略知一二。师母见我是从远方回来的稀客就更加客气了,又是倒茶又是找零食等摆了一大堆,并且立马把邓老师从地里叫了回来。

 

邓老师看到我后,当然认不出我是谁了,44年没见过面,老师的样子变化不大,但我这个学生肯定已是面目全非了,我只能既报家父大名也报了我的名字,这下邓老师就全明白了,邓老师说,我们毕业那年刚恢复高考,我们班56个学生只有几个考上高中,而且我还是我们村自解放以来第一个升高中的地主家庭出身的孩子(其实那时地主已全部摘帽了),是邓老师亲自将录取通知书送到我家的,如此说来,邓老师对我这个学生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于是,我们就坐下来聊起了家常,邓老师已经86高龄了,他耳不背眼不花,思路清晰,身板看起来还很硬朗,对今天我的突然出现,显然有点意外,也有点小兴奋,俗话说“老小老小”,从他的话语中也显露出来了老年人的那份童真还略带羞涩。

 

我对邓老师说:邓老师,我出去四十多年了,永远牢记着您教我们时说的,写作文关键要注意两点,第一,一定要学会细心观察,第二,文章里可要可不要的字词句一定不要。您教的这两点写作技巧让我记住了一辈子,也受用一辈子,所以,在外面谋求发展的几十年里,我把写作的爱好和才华也充分发挥和展现出来了,也硬是把自己磨练成了一位发表过电影作品和小有名气的所谓电影编导。

 

看邓老师听我汇报时的表情,对我这个学生的表现他还是赞赏和满意的,邓老师没有多说话,专注而满心欢喜地分享着这些喜悦。我后来又接着说,听集葵讲,您也是他的班主任,他记得每期开学了,都是您替他先垫付了学费。这时邓老师就接着话茬说:“那时候都很穷啊,有很多学生家里都是交不起学费的,我不忍心看着这些孩子初中都没读完就失学了,我只好用我的那点工资替他们先垫付一下,大部分家长后来杀猪卖想方设法凑到了还给我,但也有好多家长到现在都欠着我的”。邓老师说这话的表情显然不是在抱怨,反而面带微笑和神情得意,从那份得意神情,我感觉到他是自豪和骄傲,他是在告诉我们,老师这一辈子不仅教出了很多优秀学生,也帮助了很多困难学生和家庭。

 

这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邓集贤老师,那一代永远值得我们铭记、敬重和怀念的老师。

 

当我们告别邓老师和师母时,他们送出我们很远,从邓老师送别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不舍和惜别。

 

今天,撰此短文,献给我的母校——西中中学70年华诞,和这70年间在母校的发展与巨变中,像邓老师那样默默耕耘和奉献出毕生的所有可敬可爱的老师们。

 

【作者简介


邓星光,洞口县花园镇西中中学(二部)78届毕业生,军人出身,著名电影编导、知名公益人士,现任中国绿发会两山与河长专项基金创始人,中国西促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后勤部副部长,清廉文化网顾问

 

作品有:电影《河长》、《爱你的人》、《芷江!芷江!》、《古蜀王国三星堆》、《我不是“老赖”!》、大型文旅舞台音乐史诗剧《水美中华》、36集红色经典电视连续剧《巴山叶红》等。

媒体特别报道:

 

  2017年建军90周年:邓星光 一位走向世界公益舞台的复转军人

 

  2019年建国70周年:邓星光 一位主动扛起社会责任的复转军人

 

  2021年建军94周年:一位复转军人公益路上的坎坷与坚守

 

  2022年1月:守护在长河上的星光(长篇报告文学)

 

供稿||清廉文化网湖南频道

责编‖小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