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清廉头条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首批共富典型经验(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首批共富典型经验(上)
作者:薛鹏
发布时间:2023-05-28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首批共富典型经验

推动共同富裕浙江经验”(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2021年5月,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使命,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两年来,浙江推动示范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文件,推介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典型经验,包括组织建设、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缩小地区差距、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六个方面十条典型经验做法。

  “亩均论英雄”、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等经验做法被推介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推介的首批典型经验中,高质量发展是重要内容,“亩均论英雄”、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等在实践中释放出强劲发展动能的经验做法被广泛推介。

  “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无限的未来。”为解决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困扰经济发展的难题,浙江省促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向纵深发展。“亩均论英雄”,将农业生产“亩产”概念引入工业领域,判定企业不再以规模为王、以产量论英雄,而是以土地亩均产值为核心指标,对用地效益进行考核评价。

  5月,浙江省新昌县,世界轴承行业巨头斯凯孚集团旗下的高精密轴承产业园及研发中心项目(三期)正在忙碌施工。去年8月,在一期、二期已投产的情况下,斯凯孚集团追加投资开工建设三期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规模效应,发挥“链主型”企业带动作用,吸引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新昌。

  被称为轴承之乡的新昌拥有50多年轴承产业发展史,2018年开始,该县启动“亩均效益”领跑行动,将全县600多家企业分类分业实行年度绩效综合评价,对亩均效益领跑者,加大财税、用地、水电、金融等政策倾斜,让优质企业收获更多成长空间;对亩均效益低下者,通过技改投入、兼并重组、“腾笼换鸟”等方式,倒逼其或改造提升或转型发展。

  在综合评价“指挥棒”的作用下,当地回租回购工业用地230余亩,这为土地发挥更大价值,吸引斯凯孚等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利条件。据新昌县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斯凯孚项目的到来不仅会提升整个行业的亩均效益,还能进一步增强新昌轴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让寸土生寸金。

  据了解,“亩均论英雄”包括构建亩均效益评价体系,以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为核心指标,全面建立涵盖工业、服务业以及各类园区平台的亩均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022年,浙江省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34.8万元/亩,亩均增加值达176.9万元/亩,较2017年分别累计提升36.5%和71.4%。

  在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方面,浙江省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改革为主线,形成一批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累计培育未来工厂52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01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30家;累计认定未来农场20家、数字农业工厂278 家;直播电商、网络零售额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数字经济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

  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浙江多地瞄准“数字经济+硬科技”融合发展方向,着力做强数字经济领域千亿级集群。杭州部署纵深推进数字技术创新突破,精准把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尊重和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巩固和提升杭州在软件信息服务业方面的竞争优势。嘉善县正在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推动兰钧新能源研究院等项目发展,做大做强通讯电子、锂电池两大产业链。桐乡市立足新材料产业基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新材料集群。

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8977亿元,占GDP比重达11.6%;全年数字经济核心营业收入突破3万亿元,达3.28万亿。培育数字经济领域千亿企业2家、百亿企业45家、上市企业164家。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薛鹏)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责编|小青

清廉文化网——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权威专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