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动漫】 湖南布政使李榕
(点击即可欣赏动漫“湖南布政使李榕”)

-
清朝湖南布政使 李 榕

李榕(1819—1890),原名甲先,字申夫,号六容, 通籍后改名榕。四川剑州东北何马沟(今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友于村)人。小时有“圣童之誉”,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咸丰二年(1852)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改任礼部主事,经郭嵩焘举荐,赴湘军大营追随老师曾国藩。军功卓著,历迁江宁盐运使、湖北按察使、湖南布政使, 同治八年(1869年)罢官归故里。李榕精通诗文、工书法,治学谨严,颇得地方百姓敬重,著有《十三峰书屋全集》和家常语十四篇。先后在剑州兼山书院、江油登龙书院、匡山书院担任山长、讲席18年。以“古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李榕与忠县李士棻、中江李鸿裔合称"蜀中三李"。
初授庶常
李榕(1819—1890),原名甲先,通籍后改名榕。字申夫(申甫、申凫),号六容(鹿容)。四川剑州东北何马沟(今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友于村)人。其先世居剑州东南大凉山下(今剑阁樵店乡新房村李家盖),曾祖父李苇始迁居于剑州东北下寺场河马沟。父李时荣剑州举人,曾任广东龙门、吴川等地知县,客死于任。母安氏“好礼节俭”。
李榕出生之际,清朝正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李榕自幼聪明好学,蒙师在其入学时,即指着门外牛拉石碾出了上联道:“黄牛青石碾”,李榕应声对道;“白马紫金鞍”。工整的对仗、敏捷的才思受到老师的称赞,大家都夸他是“神童”。
李榕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人,咸丰二年(1852)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亦称庶常) ,次年(1853)改礼部主事。
镇压天国
李榕步入仕途不久,便在曾国藩的保荐下,开始了八年的戎马生涯。咸丰九年(1859),他在江西南昌办理湘军营务。咸丰十年(1860)春,进犯太湖、潜山,赞划戎机。6月,曾国藩奏荐他任盐巡道。同治二年(1863)春,率军二千增援江西,击退太平天国堵王黄文金部。同年秋,授浙江盐运使,曾国藩荐留督军防皖。同治三年(1864)八月,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马融和等部合捻军至鄂、皖交界地区,安徽霍山、六安告警,李榕前往增援。十一月,陈得才等军溃散。
追剿捻军
同治二年(1863),曾国藩奏调李榕任总兵,新立一军为“钧”字营。曾国藩深知李榕为人傲岸不羁,性格刚硬,怕与武将不能相处共事,便亲书“温恭朝夕”四字并跋相赠,意思是要李榕对人处事,时刻不忘温良恭谦。
同治四年(1865),李榕随曾国藩渡江夜袭彭城、兖州、济宁一带镇压捻军,积军功,于同治五年(1866),“诏授湖北按察使”。
主政湖南
八年的戎马生涯,李榕在镇压太平天国军和捻军中,作为恩师曾国藩的得力助手,以过人的智慧与才能而“军功卓著”,官职不断得到升迁,同治六年(1867)冬十月,官至湖南布政使,掌握全省的财赋和人事。
在此任期间,李榕注重保护下层人士和平民百姓的利益,制止官府胡乱捕人,滥用刑罚;而对豪绅巨室的特权和不法行为则以多方限制与打击。湖南原来设有贵州、安徽、陕西、甘肃等省的捐输局,以“劝捐助饷”为名,敲诈勒索百姓。李榕奏请朝廷,除保留湖南捐输局统一征收捐税,然后分成拨解各省外,其余一律裁撤;针对“湘中捐输,向搜求于小康之家,豪贵巨室率置不问”的弊病,李榕明令征收捐税“豁免下户,着重上户,使不得巧避,冀得其平。”他的这些举措直接触犯了豪贵巨室的利益,激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纷纷给曾国藩写信,痛骂李榕在湘的“胡作非为”,而且御史张沄趁机弹劾李榕“捐输抽丰,以饱私囊”。同治皇帝诏命李鸿章进行查办。
同治八年(1869)年五月,因“倡言米捐当先大户”得罪,被革职。
故里兴学
李榕回到剑门家乡,应地方官邀请,编纂了《剑州志》十卷,凡六万余言。其后开始了教学生涯,主讲兼山书院和江油匡山书院、登龙书院,弟子遍布川北一带。
在教学教程设置中,以儒家治世为本,以“仁义礼智”始教育民,“行古道体段”,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儒道相融的教育思想。以“古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李榕与忠县李士棻、中江李鸿裔合称“蜀中三李”。著有《十三峰书屋全集》和家常语十四篇。
清光绪十六年(1890)四月,在家乡病故,享年72岁。
清廉为官
李榕功升湖南布政使时,已49岁,仕途达到高峰。在主政地方期间,为官清廉。
拒绝迎送:李榕升任湖南布政使后,从湖北乘船沿长江水路赴长沙藩台,沿途州府官员闻讯,都在江岸具礼迎候。李榕知报后,即派家人刘五去买了八十斤大米,一百斤面和一些猪牛肉,悄悄乘坐一般官船自炊自食。船到各州府点隐蔽而过,不接受宴请和礼物。
约法三章:李榕在湖南长沙走马上任,即与下属各级官员约法三章:官样大方,平易近人,严格管束家人,不得仗势为非作歹;断案亲自勘察,下乡要轻骑简从,以诚求证;民间捐税不得随意乱涨,滥涨。
打击豪门
《清稗类钞》记载,李榕在湖南发现捐输局名为“勤捐济饷”,实则敲诈勒索老百姓。李榕为此申奏朝廷,断然将省外捐输局全部撤去,明令“豁免下户,着重上户,使不得巧避”。李榕这些措施,确实打击了豪门大族,有利小民百姓,激起了豪门巨族的猛烈反对,他们罗织各种罪名,向朝廷诬告李榕“贪赃枉法”,同治己巳(1869)年五月宣布罢了李榕的官职。一身傲骨两袖清风的李榕从此就退出了官场中的角逐。
清廉文化网 综合